万年桂陶万年行·中华万年文化讲坛”2024年贵港站首场报告会开讲
来源:袁静远 [大] [小] 2024-07-31
7月26日,由陶雏器(广州)文化研究事务所主办的“万年桂陶万年行·中华万年文化讲坛”2024年贵港站首场报告会在贵港市图书馆举行。十一届、十二届民盟中央委员、考古经济学资深研究者、中国陶器起源研究之“陶雏器”命名者、陶雏器(广州)文化研究事务所首席研究员陈向进,作题为《中华万年文化璀璨明珠--万年桂陶文化与广西考古文化崛起》的主旨报告。贵港市文化、经济界人士,民盟盟员及文博爱好者1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
陈向进介绍,陶雏器是人类第一个创造性科学技术发明在发明阶段的考古实物标本,极为珍贵。为考证陶器是如何发明的,世界考古界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去探寻陶雏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2001年发掘桂林甑皮岩遗址时出土了陶雏器,历经十五年时间持续研究,直至2016年才确认为陶器从无到有发明阶段的“陶雏器”。陈向进认为,广西在“中华万年文化”考古研究及考古经济学研究方面有重大发现。广西自1997年至2024年持续开展考古发掘研究,1997年发掘南宁顶蛳山遗址获1997年十大考古新发现,豹子头、鲤鱼嘴、大岩、甑皮岩、父子岩、鳌鱼头、凤娅怀洞、敢造等考古遗址形成广西独特的万年文化资源。
陈向进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围绕万年文化发掘及考古成果经济转化,从考古文化是否具有经济价值?考古文化经济价值的体量是否巨大?考古文化经济价值如何体现如何量化?考古文化经济价值可否成为财政收入?考古文化经济价值如何成为财政收入?考古文化经济价值如何进入千家万户?等六个方面展开精彩论述。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积极提问,与主讲人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万年文化与广西考古文化崛起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据悉,陶雏器(广州)文化研究事务所是致力于“中华万年文化”挖掘、考古经济学研究、世界文化交流的专业文博研究事务所,前身为“民盟陈向进研究团队”,成立于2013年8月,是我国唯一持续十余年时间专业研究万年桂陶的研究团队。十余年来,“民盟陈向进研究团队”聚焦万年桂陶起源、发展与传承,形成“陶雏器”“双料混炼”“万年智慧圣地”“中华陶器之源”“桂林的世界级双核之文化核”“甑皮岩双料制陶古法”“万年文化桂林三宝”“考古文化内涵经济转化ADOS模式”等系列中华万年文化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