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成:以笔为媒,书写文化传承与出海新篇章
来源:喜悦 [大] [小] 2025-09-12
“中国书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以文字书写作为高端艺术的存在,它承载着全球华人的共同审美,更延续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血脉。”在广西南宁的工作室里,纪成老师如是说。
纪成,广西民盟美术院副院长、民盟广西区直文化基层委盟员、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主席。他为著名画家张大千第三代传人,其书画篆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等机构收藏。作为在书法领域深耕不辍的书法家,他不仅在国内书法界颇有建树,更在不久前的马来西亚文化交流之旅中,让中华书法文化在海外华人社群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文化出海写下生动注脚。
少年逐梦:自学之路,以热爱抵岁月漫长
“我从7岁开始接触书画,最初是受邻居家发小的影响。”回忆起与书法结缘的起点,纪成的语气中满是感慨。彼时,他的邻居家庭是知识分子家庭,两个孩子经常一起画画。虽然在绘画上不如小伙伴,但是他却在对比中发现了自己对书法的热爱。自此书法成为了他童年最忠实的伙伴。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的书法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艰辛。7岁到17岁的十年间,他始终专注于临摹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手中仅有这一种字帖,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
为了生计,年仅十七岁的他前往大连打工,住的是只有70厘米宽的上下铺,连练毛笔字的空间都没有。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热爱,转而用硬笔坚持练习,“两块钱一摞的旧报纸,我能练半个月,看完新闻就用来练字,字里行间都是对书法的执念。”说起当年的经历,他感慨万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岁那年他凭借硬笔书法作品参加全国“成吉思汗杯”大赛,一举斩获二等奖,此后又再次获得二等奖,凭借自学的实力敲开了书法圈的大门。
25岁后,有了独立空间的他重新拾起毛笔,从买旧报纸练字到逐渐适应宣纸,从临摹古帖到钻研文字起源与书法理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在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上都达到了较高造诣,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别人可能为了工作放弃爱好,但我这一辈子,无论遇到什么事,书画都没扔过,就算没时间写,也会带着字帖‘读帖’,在脑子里练字。”凭着这份坚持与热爱,让他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如今在书法界举足轻重的艺术家。
深耕不辍:以笔为桥,联结海内外文化血脉
收到马来西亚霹雳州与中国广西南宁缔结友好城市20周年庆典的邀请函时,他本来还有一丝疑虑。远隔千万里的海外,大众对中华传统文化认识程度是否足够。通过这次交流,他彻底消除了疑虑。在马来西亚,他和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的老师们不仅参与了当地3000多人规模的 “华乐大赛” 与书法比赛,还走进霹雳州育才中学,为当地华人学生讲授书法入门与文字起源。更令他意外的是,学校墙上学生的书法作品中,既有简化字也有繁体字。
在课堂上,他用一个小时讲解文字演变与书法艺术,从7000年前陕西西安姜寨遗址的图形文字,到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的发展脉络,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讲到文字起源的关键处,孩子们都会点头,能听懂我讲的内容,这种文化共鸣特别强烈”。课后,当地校长与董事长为他送上锦旗,感谢他对中华文化的传播。
交流期间他被当地华人对文化的渴望所打动,“点评作品时,舞台灯光都要关了,还有老师和学生围着我咨询问题,第二天在沉香园,甚至有老师特意追过来交流,他们的热情让我特别意外,也让我意识到文化出海的重要性”。说起这些经历他感触颇多,同时也让他坚定了推动书法文化走向更多海外华人社群的想法,“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华人文化圈,都可以成为我们传播书法艺术的阵地”。
传承创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强国的践行者
“写书法越久,越能感受到中国人的自豪感。”在纪成看来,中国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文明的载体。“其他国家的文字只是记录工具,而中国文字既是交流工具,也是高端艺术;全球华人审美能达成统一的,唯有书法 ——‘这个字漂亮’‘那个字有韵味’,大家的判断高度一致。”
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书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他发起成立广西青年书画家协会,举办“水墨南国”全国书法作品展,吸引全国100 多位知名艺术家参与;通过开班教学和通过编写规范字书写教程,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作为盟员,他更是身体力行,积极参加广西民盟组织的各项社会服务活动。从“文化下乡”到“送春联进社区”,通过拍卖作品筹集资金,为金秀贫困地区学校捐赠教材并开设书法课,还参加“书法进监狱”活动,用书法传递温暖与力量。
如今,他更计划将“水墨南国”大赛升级为国际赛事,“让南宁和霹雳州的孩子双向交流,马来西亚的孩子来中国‘寻根’,中国的孩子去马来西亚交流,在研学中加深对文化的理解”,目前这一想法已得到马来西亚方面的积极响应,新加坡也在对接邀请他前往开展文化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要走出去’,以前我觉得自己只是个搞书法的,做好本职就行,现在才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文化传承的使者。”他的眼神中满是坚定。从少年自学成才的坚守,到数十年如一日的深耕,再到推动文化出海的探索,纪成老师以笔为媒,在墨香中书写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也让更多人看到,当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